2022年11月3日至4日,华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成功举办主题为“后疫情时代职业教育的挑战与创新”的国际学术会议。会议在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石牌校区及网络会议平台同步举行,来自德国、比利时、芬兰、中国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和师生共100余人参与,共同围绕后疫情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教师发展、教学创新等内容进行主题报告和互动交流。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汕尾校区党委书记刘剑文,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荷语)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院长Tom Vanwing,德国罗斯托克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职业教育主席Franz Kaiser,芬兰坦佩雷大学教育与文化学院荣誉教授Anja Heikkinen,芬兰JAMK应用科学大学专业教师教育学院首席讲师Leena Kaikkonen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谭伟红、副处长沈丽玲,职业教育学院院长刘志文、党总支书记申云同、副书记黄伟波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会议。职业教育学院副院长李娅玲主持会议开幕式。
石牌校区会场
汕尾校区会场
部分领导、专家学者合影
刘剑文在开幕式致辞中,向积极参与会议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指出本次会议对于推动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高水平、国际化办学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参会人员积极交流学术成果、享受学术盛宴。申云同在致辞中表示,学院愿同各方以本次学术会议为起点搭建一个持久的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平台,携手构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机制,提升职业教育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办学水平。此外,三位外方专家分别表达了对本次国际学术会议的期待。
刘剑文致辞
在11月3日的会议主题报告中,Tom Vanwing教授从比利时的教育背景出发,探讨了后疫情时期比利时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挑战与创新,以及比利时和中国大学在探索VET合作方面的可能性。Franz Kaiser教授基于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思考以及对德国双元制的探讨,阐述了技术进步对职业教育带来的变化。职业教育学院李娅玲教授分享了新冠疫情期间中职英语线上教学有效性的调查与思考,建议教师加强学情了解,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合理运用教学方法。职业教育学院宋春燕副研究员对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非全日制研究生质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职业教育学院施澜博士介绍了运用元认知教学法培养职业教育准教师课程设计能力的相关研究,建议教师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帮助准教师计划、思考和改进自己的课程设计。
11月3日主题报告专家学者
在11月4日的会议主题报告中,Anja Heikkinen教授探讨了芬兰职业教育现状以及历史改革情况,并对职业教育的概念与意义进行了阐释与对比。Leena Kaikkonen博士着重介绍了芬兰职业与技术(TVET)教师教育模式以及职业能力内涵,并对如何满足TVET教师应对不断变化的时代需求进行了探讨。职业教育学院吴世勇副研究员阐述了对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JDR)和社会交换理论(SET),分析了全科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的关系。职业教育学院何东副教授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机遇挑战与战略选择。职业教育学院刘阳博士聚焦职教师资培养实践,对教育国际化背景下职教师资国际化素养培养的紧迫性、必要性以及有效路径进行了探讨。
11月4日主题报告专家学者
主题报告后,与会人员进行了互动交流,大家结合会议主题及各位专家学者的报告主题进行了热烈研讨,对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职业教育国际交流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
刘志文作会议总结发言。他对专家学者们的精彩报告、会务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诚挚的感谢,对两天的主题报告和交流讨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向各位专家学者发出邀请,希望未来持续分享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共同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刘志文总结发言
本次学术会议是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职业教育学院首次举办的国际学术活动,也是展示和促进职业教育学院办学发展、学科建设的重要学术活动,为学院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教育教学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未来,职业教育学院将以本次会议为起点,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加强学术领域的交流合作及深度融合,为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部分参会人员合影
撰稿:吴曼荧、樊艳芬
图片:赖彦希、陈宇、刘欣妤、陈晓滢
初审:黄伟波
复审:李娅玲
终审:申云同